泥作為一種在雕塑藝術的基礎教學中最容易上手,并可反復使用的可塑性材料,在我們的教學方法中和理念上,是有很大的可進一步發掘的潛力,我們在以往的教學中,對于“形”的概念的理解和強調,基本上是到位的,對學生的要求也是明確的,既以雕塑家的眼光來看“形”以及對基本形、整體觀念的強調,特別是在人體寫生訓練中所貫徹的大的動態、重心、比例、模特的形體特征等方面,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旨在訓練學生掌握基本寫生能力方面的教學體系。但是在培養學生對泥塑語言有個性探索的要求不夠重視,沒有看到學生做為一個個感受自然的個體,對模特的形體感覺是多樣性的,對泥這種可塑性材料的體驗也不相同,從而形成在觀察、感受、造形表現多種可能。我們以往對學生的要求是一種單一的觀察、理解“形”的方法及評判標準,以致塑造手法(中央美院雕塑系的泥塑傳統)從而形成一種誤導,認為只有附合我們所提倡的這觀察、理解表現模式的,并達到一定力度的學生作品才是附合教學要求的。其實這種要求(或模式),只附合一部分學生(有時甚至是個別學生)的形體感覺的特點,使其在這單一的模式中表現得如魚得水,得到教員肯定,從而形成榜樣作用,對其他同學產生影響,特別是對有另類形體感受及材料感覺(往往是很有藝術天才的個體)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使其被迫放棄自己的個性感受,(往往是很可貴的,有個性的雕塑語言的萌芽)去追趕老師提倡的那種陌生感受,當然,人的感覺也是有共性的,通過一定的強迫訓練是可以使學生(至少是大部分學生)理解并掌握一種強加于個性之上的統一樣式。只是由于適應性的不同,而在這一統一標準面前顯出不同表現力度,而其中那一小部分具有鮮明的另類形體及材料感受性的個體,則會在這種統一標準面前顯出極度的不適應,甚至被淘汰出這一體系。我們知道藝術是人類對自然包括人自身的存在的感受、知覺的結晶。現代藝術是建立在對人類感受、知覺的個體性的維護和發覺的理念上的,使藝術家(做為“人”)通過藝術的創造的過程,開掘自身創造潛能,從而達到美學意義上的自我完善,同時影響其他個體,激發其自我的完美的欲望。如果我們對以上的理念有所認同,那我們自然應該考慮將我們藝術教學的理念做一些調整,具體到泥塑教學方面,我自然不會將在雕塑發展史的某一階段所形成的藝術樣式和訓練方法做為我們今天培養藝術家的唯一的教條,我們前面提到人對自然的感受的個性特征,及人類感覺的共同性,對兩者之間關系的理解,決定了我們的教學理念,另外我們應該在當代人類藝術發展的平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不但要把古代、古典藝術的成就看做藝術教育的內容,更應該把現代及當代藝術理念做為人類藝術成就的結晶提供給學生以此作為前提,來思考泥塑訓練的方法,我們要找到一種多元的,因人而異的鼓勵方式引導學生對自己的雕塑語言進行探索。泥塑訓練是雕塑系基礎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所謂基礎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在以自己的雕塑語言說話時需要的“底氣”,而不是一種強加給他的,一種曾經(或仍然是)被視為正統的“發聲方法”。何為“底氣”?它其實是藝術家在運用自己藝術語言時的自信,以及把自己的東西表現“到位”的力度水平和一個雕塑家在尋找自我藝術語言時所需要的頑強。
我們一直在教學中盡量避免學生對個人風格的過早追求,認為這種追求會阻礙學生基本能力的發展,我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這種對自我風格(雕塑語言)追求的強烈愿望的限制,使學生對在學校里所學的東西產生逆反心理,大有“走了彎路”之感,我們現在知道學生在訓練中表現出來的對自己的雕塑語言的個性追求是應該使教員感到興奮的,因為它是我們在個性化教學中與學生溝通的切入點。從根本上來說,我們所提供的泥塑訓練(人體寫生)是為了使學生通過對人體這一自然界中較復雜,并且對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的觀察和理解來了解并掌握自然界中形體的變化規律,至于感受的強度和內容,因人而異,表現出來的沖動也不同,我們知道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既然贊美大自然的無限豐富,我們當然也欣賞人的感覺的多樣性。因此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應該在個性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教學互動。教員幫助學生發現自己本身具有的和將要產生的雕塑家的品質。其實雕塑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從來就沒有一個固定的單一的理念和樣式來決定雕塑語言好壞。我們在為學生提供訓練時所提出的建議,應該是具有包容性的、多元的、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理解力,在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這種觀察力和理解力的培養是個性化的引導,也就是建立每個學生自己對模特兒的感受,對材料的使用偏愛的基礎上的,使學生將自己的感覺統一起來,加強整體觀念,使學生明白怎么整理自己的感受,將觀察與塑造手段統一于鮮明的整體觀念之中。
STRONG二、訓練方法/STRONG
STRONG怎么才能把我們上面談到的理念運用具體的日常教學當中呢?/STRONG
我們首先要使課時的安排具有個性的,互動的特點,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既然我們的訓練旨在培養學生觀察、理解、塑造能力,那我就不必要求每個同學都在同一時間,做同樣的數量的作品,每個人感受自然的方式,頻率是不同的,接受和處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也不一樣,這個學生需要的訓練模式和周期不一定適合另外的學生。教員應該為學生安排(與學生商量)適合他本人的訓練,至少教員在這個問題應該靈活掌握。
因為我們都不希望同學們在那里“磨”,也知道“磨”不出來,為什么不讓同學們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呢?回到了我們前面談到關于訓練的目的上,是要學生們都按照一個模式走觀察理解塑造,以至所有的學生的作業象一個模子扣出來的呢?還是根據每個同學不同的藝術個性,以他自己獨特的感受,并按自己喜愛的手法塑造呢?如果是前者,那毫無疑問我們按照嚴格的課時,統一的要求來訓練,因為我們要達到訓練共性能力的目的,使學生具有一種固定的公認的“具象寫實功夫”。但如果后者是我們教學特征,那么統一的要求顯然是沒有必要的,其實,經驗告訴我們,課時的長短不能決定學生是否掌握整體觀念的問題,看形的方法也磨不出來,學生是否“開竅”取決于學生主動的去思考,并保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的時間的長短如力度,每個學生所具有這種“定力”不一樣,時間的長短不同,就像有人善短跑,有人善長跑,有人喜歡走路一樣。
在課堂上我們發現在這種學生們注意力高度集中,感受特別活躍的時間里,如果教員點播適當學生最容易“開竅”,觀察力理解力都會明顯提高。
STRONG下面談具體教學法:/STRONG
1、短期強化訓練
可以短期作業進行強化訓練,要求學生每天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在每天結束時給自己的作業拍照(至少四個角度),并做文字小結,在周五本單元結束時,將每天所拍照片與完成的作業一起總結評判,并完成一篇有關此項訓練的心得論文,這種訓練的好處是學生每天到教室上課是“有備而來”,不會“磨”,每天解決不同的問題,另外,文字總結可以幫助理解,增強記憶,照片可以幫助學生明了問題出在哪個階段,整理出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步驟。學生在總結會上不但被要求談自己的作品,及問答老師和同學們的質詢,同時還要對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點評,使同學們保持一種學術思考的習慣。
這種有針對性的短期訓練,應該安排四周左右的時間,兩周頭像,兩周小人體,可以集中也可以分開安排。
2、中、長期訓練(人體)我們以往訓練的重點及難點,經常出在中期及長期作業階段,其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在短期訓練中使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觀察方法及塑造手段,因為在短期訓練中,學生不會陷入局部塑造的僵局,并能在基本形上的塑造中鍛煉自己的整體觀念,也沒有時間把東西做到面面俱到,而且對泥這種可塑性材料有主動的把握。而中期作業的訓練目的則有所不同,我們必須注意的是,在這種較長期的訓練中,學生們的注意力會有所松懈。另外對訓練的要求的認識也會忽略,最容易出現“磨”的現象,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分為二部分來解決,首先我們要就具體學生所出現的問題來分析,看看他是否困惑在觀察方法上,也就是說是否因為整體觀念的薄弱,而產生局部與整體的失調,由于我們前面進行的短期強化訓練,學生應能夠在教員的啟發下很快找到問題之所在,重新把握住整體觀念,找回“感受”。第二個方面也就是我們此項訓練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在以自己的觀察、理解的基礎上把自己特有的形體感受和泥塑語言,表現“到位”,把話說“足”。這就要求我們教員對每個學生的泥塑語言、形體感覺有個性化的認識,找到有針對性的啟發方法,切忌以一種統一的標準樣式來要求學生,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去運用一種自己喜愛的并運用自如的泥塑手法,去塑造,包括泥的軟硬、工具、表面肌理,進度節奏等等總之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在泥塑訓練時所能具有的最佳狀態,保持頭腦清醒,精神高度精中,獲得在整體觀念的控制下最大程度的對自然形體變化的感受性。教員要對每個同學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要求,使學生把自己的感受盡量做足。我們在以往的中期、長期訓練中往往出現學生會有“做不下去”的問題,這是因為學生對教員的要求產生了“誤讀”。以及對自己的感覺缺乏自信,如何在訓練中盡量避免學生陷入這種僵局呢?除前面所談到的方法外,應該對每個學生所做作品的時間,做盡量靈活的安排。特別要注意學生的工作習慣,要學生明白在自己精神不集中的時候是不應該再繼續工作了。學生在觀察理解上面沒有突破,作品上是不可能有進展。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工作,是必將自己的作品磨到一種自己都感到無從下手的地步,我們必須在訓練中使學生們隨時保持對模特兒新鮮的感受性,以及對自己作品明確的控制力,這種感受性和控制力可以通過教員不斷強調自然形體的魅力等因素,并提醒學生們注意保持感受、理解、塑造這一過程的節奏來實現。
我們前面說過學生對形體語言的“開竅”,是產生于頭腦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下的,所以教員對教室中的學生的“競技狀態”,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我們要想開發泥塑訓練課程的潛力,關鍵在于此。我們大家在多年的教學實踐當中,總結了許多非常有效的教學理念,我們自己的藝術實踐也給學生們提供了很切實的榜樣,但由于我們的訓練要求的標準一直比較單一,對個性化訓練重視不夠,所以對學生個人感受性,創造潛能,塑造手法的開發方面比較陌生。仿佛我們大家一直在對所有的學生重復地提倡“一種”感受理解,塑造的過程模式。方法的單一造成了效果的單一,造成眾多個體的不適應。我們在訓練共性技能上的成功,恰好成了我們培養個性創造力的障礙。具體到泥塑訓練上,特別是中、長期作業。我們針對學生作業單一的要求和批評標準,(有時甚至是無意之中的)為學生提供了一種外在的樣式追求,正是這種追求壓抑了學生們自己對自然的感受性和有個性的表現力產生了學生對泥塑訓練的要求的“誤讀”。同學們在這種“誤讀”中,在教室這一特定的環境里相互影響,加上教員沒有個性啟發的單一訓練標準,使我們的泥塑訓練變成了一種“點心模子”式的生產過程,這里,我們要面對一個有關寫實訓練標準的討論。在我們如泥塑訓練中對模特的品評標準上的作用是否存在問題呢?對學生作業中對模特的“肖似”的要求到底如何掌握呢?如果使學生對感受、理解自然形體的變化規律的同時,擺脫自然形體無限豐富,細微的變化的困撓。整體地、概括地將自己對自然形體的感受以自己獨特的雕塑語言表現出來呢?我們以往的訓練偏重于學生模特形體(形象)特征的掌握,這種要求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對它過多強調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產生對模特兒的依賴,并以在“非形體”意義上的肖似作為追求,從細節上與模特的認同感為塑造,我們在日常教學,特別是在、長期作業的訓練中經常會看到,學生為了保持這種與模特兒細節上的認同感而不顧整體觀念的現象。
學生會陷入一種困惑,認為基本形與細節變化是對立的,細節上的與模特的“認同感”是取悅觀眾要素,認為中、長期作業一定要“深入”,甚至將其進一步理解(誤讀)為深入局部。我們暫且不談學生對教員要求的“誤讀”,讓我們先討論一下我們教學要求及方法在這種誤讀中所起的作用。我們為什么要安排中、長期訓練呢?實際上我們是為了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去觀察,理解自然人體,使學生在短期有針對性的訓練之后,把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語言表達充分,不受時間的限制,也就是說時間的延長是感受,理解塑造進一步豐富的必要條件,而不是松懈整體觀念,反復“磨”細節的借口,教員在對每個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訓練要求表現在對具體學生工作時間的安排和對學生工作節奏的把握上,這個問題教員一定要有針對性地靈活掌握,使延長的時間(相對短期作業來講)成為學生訓練的有利條件,而不是負擔。在訓練中教員應該將每個學生在短期訓練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點加以引導、啟發,力求在中長期作業中保持那種新鮮的個性語言特征,并進一步發揚明確這種個性。
教員應善于把握學生作為感受自然的個體所表現出的不同的形體感受性格,進一步啟發學生在自己特有的感受性的支配下,對泥這種可塑性材料的塑造手法上個人的偏愛,與自己對自然的感受統一起來,逐步形成自己的泥塑語言。教員應該在這種過程中起積極的引導作用,在這一階段的訓練中我們仍然要求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每日小結,并分階段進行拍照,作業結束進行點評,使學生在塑造與理念兩方面都得到訓練。
3、長期作業(大人體)在我們所提供的長期訓練中,大人體有代表性的,我們建議把大人體的訓練看成是以人體這種自然形作為表現主體的(或具有自然形特征的)創作來開展訓練。我們不贊成以大人體訓練作為單純培養寫實能力的習作課程,我們應充分注意大人體訓練所特有的,尺度感、制作感,以及在審美樣式的體現上所具有的特殊性。在人體的訓練中,模特上只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學生應該被要求去完成一件人體作為客體的泥塑創作,盡管人體的動態可能有一定限制的(比如站立的男人體,或女人體),但學生個人的泥塑語言特點,一定要充分地表達出來。
大人體應該是體現我們在泥塑訓練中所取得的對個人泥塑語言的追求的成果。我們的人體訓練的目的理念以及我們中央美院雕塑系泥塑教學所培養出來的個性化特點都應該在學生的大人體的完成中有所體現。如果我們的學生在大人體的訓練中仍然出現千人一面,“點心模子”式的習作特征,那不能不說是我們泥塑教學完全地失敗,為了避免這一可悲現象的出現,我們必在大人體訓練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教員必須同學生一起探討對于大人體訓練目的,內容的認識,探討相關理念,明確其中藝術創造的內涵,探討人體作為自然形態在當代藝術理念之中的形式感及表現力等方面的命題。使學生在整個訓練中始終把握自己的特殊的泥塑語言,主動塑造,將模特只作為自然形來借鑒,要求學生在完成雕塑作品的同時,完成一篇以研究人體語言為命題的學術論文,闡述自己對自然人體語言在審美樣式,人體藝術理念,及當代雕塑發展的認識。
我們主張學生寫學術論文,但不在篇幅上做過嚴的要求,我們要學生有自己的觀點以及思辯能力,因為我們相信藝術創作是藝術理念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如果沒有對藝術理念的思考,藝術創作就會“貧血”就會形成對自己的重復和對別人的模仿,特別在當代藝術發展的努力中,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綜上所述,我們對泥塑訓練內容及要求應該建立在當代雕塑藝術發展的平臺上的,使其與我們所提供的其他訓練一起構成我們中央美院雕塑系基礎教學的整體,為學生提供一種多元性的符合個性發展的藝術環境和訓練內容。使我們在保持我們所具有的寫實能力訓練的傳統優勢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個性化的發展空間。
使泥塑訓練與其他材料的訓練在藝術理念上聯系在一起,將“材料的意識”,納入我們教學的基本綱領之中,并用通過對“材料意識”引導,發展我們對雕塑的“自在性”(Objectnde)的領悟,從而達到我們在雕塑基礎教學中對現代到當代藝術理念上的完善。
2003年。北京
說說您的看法:(無須注冊)
共0條評論暫沒有評論。